时间:2023/5/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公益中科 https://m-mip.39.net/czk/mipso_6213655.html

众所周知,广东是中国第一侨乡。不过,并非凡有侨户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侨乡。通常认可的侨乡须符合:其一,该地须是一定数量华侨的故乡和祖居地,同时还需一定数量的侨户;其二,华侨和侨户的经济、文化和社会等综合力量有明显和引人注目的影响力;其三,在当地经济中,包括港澳资本在内的华侨资本至少要占一定的比例;其四,该地区华侨事务已普遍到政府需设专门机构和专人来管理;其五,侨乡须是继续产生华侨、并同世界各地华侨继续保持现实联系的地区。

图为位于广州越秀区二沙岛的广东华侨博物馆外景。

图为广东华侨博物馆的门庭,楼梯是一座船。

据相关历史记载:早在明代初期,已有大量中国人出国。但其后的明清两朝屡施海禁,直至鸦片战争前,华侨在乡的亲属还得不到海外亲人的接济。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,以及美洲的进一步开发、东南亚锡矿和种植园的开辟,大批华人在外拉内压之下,迅速远赴东南亚和世界各地。至19世纪七八十年代,清政府修改了敌视华侨的政策,侨汇和侨资开始大量涌入,侨乡遂告形成。

图为广东侨乡五邑开平的碉楼群。

图为广东华侨民居的珠海梅溪牌坊。

习惯上,广东侨乡被划分三大区域,即广府地区、潮汕地区和兴梅地区。这样区分的考虑,主要基于不同的侨乡,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各不相同,其侨民在海外的分布和所从事的行业也各不相同。这些差异,直接决定着广东华侨与侨乡建设的关系、也决定着广东侨乡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。并且,这三个区域都分别使用广州、潮州和客家三种不同的方言,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。具体来说,据广东省侨乡调研资料的记载进行分析:

其一,广府华侨主要分布在美洲、东南亚、非洲和英国等地,其侨乡又分珠江三角洲和江门五邑两部分。珠江三角洲包括南海、番禺、顺德、东莞和中山等区域,属土地肥沃、水网纵横、是鱼米之乡。人们长于经商,由于毗邻港澳,其产品易于就近打进港澳市场,创汇农业发展迅速;江门五邑则含新会、鹤山、开平、台山和恩平五县,地处珠三角内陆,多为丘陵地带,人多地少,其海外华侨多集中在美加。他们最初只从事一些粗重工作,社会地位较低下,因此落叶归根思想很浓,热衷于侨乡建设,所以此地域的侨汇在广府各侨乡中所占比例很大。

其二,潮汕华侨主要集中在东南亚,以泰国为最多,包括汕头、潮阳、潮安、澄海和普宁等市县。这些区域沿海,位于另两大侨乡之间,拥有韩江沃土、物产丰富,潮侨人数远比五邑侨胞多,资财也远为丰裕。他们普遍在东南亚的社会地位较高、文化素养好,对当地的认同比美洲华侨强,落叶归根思想因此也就没有美洲侨胞那样强烈,所以潮汕侨乡的传统侨汇远比五邑侨乡少,但侨资在潮汕地区很活跃,在改造旧汕头和潮安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其三,兴梅华侨也主要分布在东南亚,以马来西亚、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为最多,包括梅县、兴宁、五华、大埔和平远等,该地域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的边缘山区,交通不便,梅江自古便有“恶溪”之称。虽矿山和林木资源丰富、水电充足,但因侨汇侨资不足,侨乡建设发展不平衡,经济发展也逊于其它侨乡地区。这里的人们俭朴耐劳,长于采矿、冶炼和金石雕刻工艺,其在东南亚的华侨最初以经营采矿业为主,并从采矿业起家,转而经营工商业,在金融业中亦能独树一帜,客籍侨资也以留在当地发展为主。

图为广东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的团员在水东街演出活报剧宣传抗日。

图为广东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在年出版的宣传抗战的报刊《东江》。

纵观近现代中国的地域发展,广东华侨在参与侨乡建设的过程中,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地方特色。据相关资料记载进行撮要:

清光绪十九年(年),清政府颁布解除华侨海禁法令前,广东华侨对家乡的影响,多数只限于通过水客、钱庄及银行汇回家乡一些侨汇。其后,由于侨汇不断增加,一些侨眷较多的乡区开始出现一些有特色的侨乡。清宣统元年(年),清政府颁布《大清国籍条例》,确定了“血统主义”的国籍原则,广东侨乡和侨乡社会开始得到了巩固和发展。

年,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,为广东侨乡发展开辟了道路。辛亥革命后,海外华侨怀着落叶归根、振兴中华的豪情,或集资回国创办工商企业,或寄钱回家以支持侨乡建设。侨汇、侨资刺激了侨乡商品经济的发展,食品业、百货业、建筑建材业首先兴起,原有的旧圩镇已不能满足社会交易的需求,一批新的城镇便在侨乡出现。汕头、惠州、梅城、台城、江门、赤坎等地便是当时著名的新兴圩镇。侨乡通过一批卫星圩镇连成一片,形成各具特色的侨乡社会。

图为年新宁铁路通车时技术人员与火车合影,为归侨陈宜禧捐资修建。

图为年后昔日新宁铁路的台城站一度改为台山汽车站。

随着广东侨乡社会的繁荣,广东华侨和归侨传回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,引进了碾米、榨油、榨糖、纺织和造纸等近代工业,手工工业逐步为机器生产所取代。发电厂、自来水厂、公路、铁路也相继修建,汽车、火车和轮船用于交通运输。由于引进了新技术和新品种,商品农业也初步形成。不仅如此,华侨还传回了各自所在国的新文化、新思想、新风尚。医院、善堂,出版报纸、侨刊,开办民众图书馆,赞助教育事业,不断兴办新学制的中学、小学,因此当时广东侨乡教育的普及程度在名列国内前茅。

不过,这一时期广东侨乡不断增加的侨汇侨资,主要用于赡养家眷,修建侨房,发展建筑运输业和商贸服务业,对基础工业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敢问津。年,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,地处东南沿海的广东侨乡多被日军占领,侨汇断绝,侨乡社会顿时失去了发展动力。年,日军投降,海外华侨纷纷回家同家人团聚,随之而来的侨汇侨资、加上美国商品以剩余军用物资形式在侨乡廉价销售,侨乡再度繁荣起来。这其后,国共内战爆发,广东侨乡再遭厄运。

新中国建立后,广东侨乡经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等运动,普遍建立了原本极度缺乏的基础工业和基础农业,消费型社会随之发生了转变。年,中国实行改革开放。广东侨乡发挥海外华侨众多、毗邻港澳等优势,引进大批侨资、港资和外资,迅速开创了一个全面建设侨乡的崭新局面。由华侨、港澳同胞资助,侨眷、归侨集资兴办的集体和个体乡镇企业蓬勃发展,新工业遍布城乡,产品畅销国内外。过去赖以生存的侨汇资金也已成为侨眷的生产资金,侨乡亦由商品消费市场转为商品生产基地。原本是卫星镇的许多乡镇,由于侨资企业的创建和乡镇企业的兴起,已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中心。

图为年孙中山向华侨募款的百元面值债票。

图为华侨陈嘉庚在抗战时期组织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。

不得不说,血浓于水,不管华侨身在何处,他们身体里流淌的永远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液、都是中华大家庭的一份子、都在为这个大家庭出一份自己的力。广东的发展、乃至中国的昌盛,离不开广大华侨的支持与帮助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l/pgzl/4682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